我国千万人做甲状腺超声!医生:查一次甲状腺超声,或管六年无碍
有人说自己只是脖子没啥不舒服,医生却建议加个超声检查;也有人发现脖子没事,查出来却有“结节”。最奇怪的是,查完之后医生还说不用管,一两年复查就行。到底这项检查有多重要,查一次真能让人安心好几年?
有人说自己只是脖子没啥不舒服,医生却建议加个超声检查;也有人发现脖子没事,查出来却有“结节”。最奇怪的是,查完之后医生还说不用管,一两年复查就行。到底这项检查有多重要,查一次真能让人安心好几年?
“看,这里有个小结节。”“唉?这好像钙化灶?”拿着超声检查仪器在自己的脖子上来回扫,一边扫还一边对着镜头介绍面前的影像仪器中实时发现的结节。
一项看似简单的检查——甲状腺超声,每年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“自愿上门”。查它,是怕癌;不查,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有人年年查,有人几年不查,到底甲状腺超声有没有必要查这么频繁?有医生一句话点醒梦中人:“做一次超声,可能六年都不用再查。”
近年来,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测,甲状腺超声作为一种简单、无创且不需辐射的检查方式,成为了很多人定期体检的项目之一。
事实上,甲状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罕见,从甲状腺结节、甲状腺肿大到甲状腺功能异常,都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。
清晨,你坐在体检中心的候诊区,手里攥着一张单子:“甲状腺彩超”。你有些犯嘀咕:这玩意儿有必要年年做?医生却说,“一次就能看出六年风险。”你愣住了。
做一次甲状腺超声,结果正常,很多人6年都不用再查。你没看错,不是每年,不是半年,是——六年。甲状腺结节狂潮下,多少人被“吓”去年年查,实则大可不必。医生也早说了,甲状腺癌不是你想象的“狠角色”,有些甚至慢得像退休老干部。
每次门诊排到甲状腺彩超,走廊里总是排着队。有人是单位体检查出结节,有人是摸到脖子鼓了包,有人是朋友查出癌了吓得连夜挂号。但真相是,很多人其实并不需要频繁做甲状腺超声。
门诊每天都有人推门进来,一脸焦急地说:“医生,我脖子这里摸到个疙瘩,该不会是癌吧?”有时是自己摸到的,有时是体检报告写着“甲状腺结节”,吓得一晚上没睡好。查完超声,松口气:“啊,良性。”可下个月、明年,还是忍不住又来查一次。
在一次常规体检或不经意的影像检查中,报告上出现的“甲状腺结节”字样,可能会给您带来许多疑问和担忧。这很正常,面对未知,感到不安是人之常情。
拿到甲状腺超声报告,面对 “弥漫性回声不均”“低回声结节”“纵横比>1” 等专业术语,很多人一头雾水,甚至因 “异常描述” 陷入恐慌。其实,超声报告是甲状腺健康的 “直观画像”,只要掌握核心解读逻辑,就能轻松判断风险。甲状腺专家结合临床经验,教你一步步拆解报告
5月25日是“世界甲状腺日”。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,甲状腺问题影响着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运作。现如今,很多人在体检中查出甲状腺结节,却对报告单上的种种专业名词一知半解。什么是“低回声”“纵横比”“点状钙化”?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风险?甲状腺四类结节是癌症吗?